嗨嗨你好,我是Zoella,你的個人網站經營教練,這篇文章適合想要知道如何從關鍵字分類看出目標受眾的心態和市場需求,寫出符合目標受眾期待的文章的個人品牌經營者。本篇著重分享如何用SEO關鍵字和AIDA行銷漏斗,並用AIDA行銷漏斗進行目標受眾心態分類,讓你清楚知道每個階段的可以產出的對應文章。
接下來請準備好舒適的環境,帶著愉悅的心情,我將帶你進入SEO關鍵字優化的世界。
如果你需要其他SEO的資訊,這邊請 → SEO網站經營大全
為什麼AIDA行銷漏斗和SEO關鍵字分類,對個人品牌網站經營者重要?
當你知道搜尋者的搜尋行為,了解每個SEO關鍵字所代表的需求,在AIDA行銷漏斗的哪一個階段,就可以知道做如何做SEO關鍵字優化布局。
如果你是一個剛架站的新網站或是剛成立沒幾年的網站,你與其選擇搜尋量高,競爭強度也高的SEO關鍵字,不如選擇搜尋量較高,競爭強度也較低的SEO關鍵字,因為競爭少,SEO優化的成效也會比較好。
再來,我也會從AIDA行銷漏斗,尋找變現的可能,身為個人品牌經營者的你,一開始可能沒有自己的產品。
但初期,你可以收集SEO關鍵字做AIDA行銷漏斗分類,你會更了解市場變化和趨勢,進一步看見變現的可能,或有機會比別人更快看到新市場出現或聯盟行銷的機會。
因此,在撰寫文章時,你必須非常了解自己挑選出的SEO關鍵字競爭程度和搜尋者的搜尋心態,才不會花費了很多心思撰寫文章,做了很多優化卻看不到成效。
什麼是AIDA行銷模型漏斗?
AIDA 也稱為購買行銷漏斗,是很多行銷模型的基礎,時代的演變有延伸出其他的模型,例如:AIDMA模型、AIDAS 模型、AIDEES模型、數位行銷漏斗,都是AIDA的變形,這個模型在行銷產業已使用很長的一段時間。
AIDA是分析個人在購買產品或服務過程中所經歷的四個步驟。首先,企業須想辦法讓消費者建立品牌認知,讓對產品產生興趣,激起消費者的欲望,最後採取達成交易
第一步驟 Awareness 意識或 Attention注意力:
這兩個詞都有人用,代表一開始你必須要吸引受眾注意力,讓他們知道你的品牌認知,對你印象深刻。轉換在產業和關鍵字的世界,可以把這類人看成「不急於擁有,單純了解知識服務和產品的資訊」。
第二步驟 Interest興趣:
讓受眾對你產生興趣,想更了解你的產品。轉換在產業和關鍵字的世界,可以把這類人看成「有需要知道知識或產品的需求,但不急馬上需要,可以慢慢研究」。
第三步驟 Desire慾望:
說服他們為什麼要擁有你的產品。轉換在產業和關鍵字的世界,可以把這類人看成「有需要想購買,但還需要看大家怎麼說,正在爬評價中」
第四步驟Action行動:
呼籲行動,讓TA購買你的產品或是推薦的東西。轉換在產業和關鍵字的世界,可以把這類人看成「爬完評價了,直接輸入品牌關鍵字購買」
根據這個模型你可以了解目標受眾的搜索行為心態,但你必須將每一個階層A、I、D、A 視為獨立的受眾,因為,AIDA行銷模型原本說的是個人購買的心態路徑,但我這邊和你分享的方法,是直接把市場分四個受眾,因此不管哪個區塊的受眾,你都必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對你產生黏濁度,提供他們需要的資訊。
訂閱我!
搶先取得SEO新知文章,讓你更有系統化的方式學習SEO
AIDA行銷模型和SEO關鍵字分類的關係? 應用的案例
以前行銷需要一步一步收集資料才有辦法了解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因為,不會有人主動告訴你,他們的想法。
但Google像大家的閨密一樣,有疑問都會打上來尋求解答,因此,你透過關鍵字知道你的TA在購買決策哪個環節,知道每個關鍵字在AIDA行銷漏斗的哪個位子,關鍵字也代表搜尋者對於這個知識的不同渴求。
例如:
我想要販售SEO線上課程或我想理解SEO的市場需求。當我收集關鍵字後可以運用AIDA行銷漏斗這樣分類:
第一步驟 Awareness 意識或 Attention注意力:
一群對於SEO的世界懵懵懂懂,可能才剛聽到SEO,對於SEO的世界充滿疑惑,還在理解階段。那他們會用的關鍵字,可能會是「什麼是SEO 、google seo 是 什麼」
第二步驟 Interest興趣:
已經知道SEO的是什麼,有興趣進一步學習操作和優化的人。那他們可能會用的關鍵字,會是「seo 怎麼 做、seo 優化 技巧」
第三步驟 Desire 慾望:
已經想要購買課程的潛在客戶,想找評價加深對選品的信心。可能會用的關鍵字,會是「seo 課程 推薦、seo 課程 ptt 」
第四步驟 Action 行動:
已經確認好想要買誰的課程,可能會打出產品名字,然後直接購買。可能會出現「XXXSEO的線上課程」。
因此,我會知道,我目前沒有線上課程,但可能可以寫課程評論,做聯盟行銷,但要怎麼讓大家買單,我可能需要先讓大家對我有信任程度,開始撰寫相關文章,讓我成為SEO的KOC,讓想學習SEO的人,對我的品牌黏著度增加,或者我發現原來SEO課程是有市場的,我也可以推出我自己的線上課程。
那為什麼不挑AIDMA、AIDAS、AIDEES?
我覺得AIDA已經可以把關鍵字需求分類的很完善,如果加上其他訴求點會很難做分類,反而卡在關鍵字分類這一關,這就不是我想分享這個模型的用處,我希望AIDA購買行銷漏斗模型,可以幫助你更省力的將時間花在對的關鍵字上。這個階段有點像是大膽假設,後續可以用數續分析小心求證。
我也講一下關於其他模型,我沒有挑選的考量:
AIDMA:
M代表Memory記憶,要讓消費者在行動之前記住你,但我覺得這個區塊如果要做需求分類,會很容易和Action混淆。網路世界,如果對方已經記得品牌名稱,用品牌名稱搜尋通常是想要買這項商品或是想多了解,這邊找到的關鍵字,我推論應該也會和Action的關鍵字重複,這樣就會造成關鍵字分類的混淆。
AIDAS:
S指購買後Share分享,已經購買後消費者通常就不會有新需求出現,除非他的購買體驗非常不好,才會轉換其他品牌,他如果覺得這產品好或是服務好,會進而分享,成為推薦文,成為鐵粉。
AIDEES:
E代表體驗,當使用者購買產品後,會立即享受而產生體驗,如果喜歡就會展現E熱情,有點類似鐵粉的概念,之後進行S分享。EES,都是偏向購買後感受,但我們前面提過,關鍵字代表搜尋者的需求,購買商品後,就不太會出現相同產品、服務或知識的新需求,除非體驗不佳,想換別的品牌,才會再進行Google。
因此,工具也不是選擇越新越好,要選擇最符合你的使用情境的工具,讓自己使用上不會有困難的工具。
SEO關鍵字分類無法給你受眾定位,你必須自己設定好!
關鍵字無法讓你看出精準客戶是誰,像我就無法知道想要學習SEO的人是一般上班族,還是個人品牌經營者,當然你可以加上職業去搜尋看看有沒有搜尋量,但會搜尋到的機率很小,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因為創立個人品牌的初期,你一定會設定一個很大概的受眾樣貌,知道你的文章想要給誰看,解決誰的問題。
像我來說,即便關鍵字沒有給也沒關係,因為,一開始我就設定文章寫給像你一樣的個人品牌經營者的人,我就會鎖定這群人繼續寫下去。
如果你還沒有訂出受眾,站在行銷了立場,我會建議你還是要訂出來比較好唷,唯有知道你要針對誰說話,才有辦法真的把話說出去。
唯有知道需求在哪裡,才知道要往哪裡努力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那麼現在你在哪裡一點都不重要 – 愛麗絲夢遊仙境
很喜歡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這句話,唯有當自己要去哪裡和目標在哪裡,才知道要往哪裡前進。
因此,我們都要善用Google關鍵字,將Google當成個人品牌者有利的數據收集人員,將他收集給你的資料用行銷工具AIDA加以分類,讓你更了解你想經營的市場的需求樣貌。
謝謝你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你看完這篇可以更理解搜索者的搜索行為,做更好的關鍵字布局,把時間留在最有效率的地方。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往想要的人生邁進,你的個人品牌路上,有我陪你!加油~
如果你有什麼想要和我說的都可以留言給我,如果你願意,歡迎告訴我這篇文章是否有帶給你幫助~或是有其他疑問歡迎你留言😊。